【惊呆】黄菡告诉女儿:择偶第一要关注相貌!
您自己是如何经营家庭关系的呢?
黄菡:要学,真的要学。我觉得不仅仅是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妈妈要学,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也要学。我觉得,甚至“我爱她”这件事也是后天相处之中慢慢滋长起来的,不是天生的。我是真的觉得,就我自己来说,感情上动物性的部分都很少,孩子真的是“养”出来的,不是“生”出来的。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有的感情,也就是所谓本能的、原始的那种东西,至少,我是没有特别感觉到。感情是在后来积累出来的,是在抱她、给她喂奶、养育她、料理她的过程中积累的。或者我可以这么说吧,我今天对于我女儿的爱肯定远远多于她刚出生时我对于她的爱。
从做女儿的角度来说,您希望有您自己这样的妈妈吗?
黄菡:我会觉得我很幸运。
为什么呢?
黄菡:在亲子关系中,我应该算是那种特别有尊重对方,跟对方平等相处意识的家长,这还是比较难能可贵的。我觉得我已经是尽其可能地给了她一个比较恰当的自由、自主和自处的空间。当然,完全放弃控制和制约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自由也就可怕了。
那您觉得,对孩子的尊重最主要的表现是什么?
黄菡:最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他们的事情,一定要独立。总结一句就是“非请莫帮,请了必帮”。像是那种从小追着“吃啊吃啊你还没吃呢”“穿啊穿啊今天冷啦”的情况,就很不好。还有就是要尽量去理解她。说到理解,我觉得理解都容易,但是更重要的一点其实是要理解完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什么叫做“情感上的共鸣”?譬如说,孩子现在谈了个对象,她跟你说了这个事儿……
黄菡:就拿这个例子来说,要是自家女孩儿喜欢上一男孩儿,你知道了。不理解就是“你怎么早恋啊,早恋了就危险了,就完了”,理解就是“很正常啊,你这个年龄喜欢上一个异性嘛,并且有那种羞涩的感觉,我觉得是很正常的”,这样就容易有情感上的共鸣。
您女儿初恋是在几岁呢?
黄菡:嗯……应该是小学五、六年级,大概是十二、三岁的时候吧。
她跟您说这事儿的时候您什么感觉?
黄菡:就跟我刚刚说的那样,首先肯定不会惊慌失措、大惊失色、如临大敌,这个叫“理解”。但其实我“万箭穿心”(笑),也是徉装镇静。
这“万箭穿心”怎么说?
黄菡:主要就是有两个“心”。第一个是“嫉妒之心”,作为很爱她的父母,有种被情人背叛的感觉,有点儿觉得伤心;第二个就是“担忧之心”,这个我想大家都能理解的。但就算有这样的感觉,在面对孩子的表现上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女儿的青春期,您在与她的相处上有没有遇到困难?
黄菡:其实我最近就有点烦恼。我一直觉得我和女儿相处得挺好的,但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有点不顺利,总觉得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双方都觉得对方不能体谅自己,觉得对方有一点太过情绪化,太过官腔,互相的要求太过苛刻。
那您是怎么做的呢?
黄菡:我要先做调整。认识上面,还是尽量去理解,就想“她小我大嘛,她浅薄我深刻嘛”(笑),我应该多去理解她;行动上面,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两个人有可能产生冲突的时候,我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多一些。
对女儿的学科学习,您会去辅导吗?
黄菡:我从来没有辅导过,就算是我能辅导的,我也不会去辅导。
为什么呢?
黄菡:因为我觉得这应该是由她自己做的事情啊。我培养她的目标就是自己能够独立生活。
那如果她碰到困难了呢?
黄菡:她碰到困难,她要学会寻求帮助,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譬如我会问她,你最近这段时间,学习上有困难吗?这个困难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如果是不正常的,譬如说在一门学科一段知识上的接受上确实有障碍,我就会问,你需不需要找老师来辅导?你想找哪里的老师来辅导?这些我都会“依赖”她的经验。
其实是不是就是这样一个观点:孩子的生活就是孩子自己的生活。
黄菡:对。同样的,父母也要有自己的生活。这里我想引用一句荣格的话:父母对孩子的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的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从我的理解来说,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最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让孩子看到,在工作之外,你还能处理好你和配偶的关系,并且是带着爱的感觉的。第二层是,他们的父母有自己的日子,任何一方都有自己的价值,都有自己努力和追求的东西。如果父母一切为了孩子,那么他们自己在哪里,如果父母可以没有的话,那孩子会觉得他也可以没有。